About Us
認識遊穀契
源 起 
山是我們的家
2014年,遊穀契的故事要從花蓮卓溪的山說起。
從種植稻米開始,在花東縱谷豐沃的山田上,
用有機友善的農法,耕耘長老們留下來的多元物種。
自山起家,我們結識了許多部落小農,共同以永續的方式與土地相處;
在山之間,我們認識了物種多樣性,以復耕的行動延續物種的生命;
從山出發,我們遇見了許多綠色公民,以支持型購買成為共同生產者。
如果你也熱愛這片土地,熱愛在這片土地上生活的每一個生命,
歡迎你來花蓮認識遊穀契,和我們一起分享自然純粹的美好:)
理 念 
以慢食態度耕耘農業
取之於大地,用之於大地,是我們對環境的堅持
以小農的身份與大地相處,
不過度利用自然資源,不使用農藥噴灑,
採用輪流耕作的行動永續土地的生命。
從自家農田開始做起,
推廣有機友善的耕作模式,
讓在地成為自然的有機聚落。


漸漸消失的傳統,我們開始一一種起
從種植長老留下來的米種—4號香米開始,
我們發現作物物種的多樣性受到商業作物影響,
逐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。
因此遊穀契與部落小農共同發起復穀計畫,
從復育、耕作、推廣、研發、販售等面向,
找回臺灣原生種與傳統作物的生命力。
我們發現作物物種的多樣性受到商業作物影響,
逐漸消失在我們的生活中。
因此遊穀契與部落小農共同發起復穀計畫,
從復育、耕作、推廣、研發、販售等面向,
找回臺灣原生種與傳統作物的生命力。
在農食之間,讓我們告訴你
農與食是我們生活的一部分,
身為生產者我們習慣以農出發;
消費者則習慣以食思考。
然而,兩者之間卻存在著複雜的關係網絡與鏈結。
從小農走向販售者,我們發現生產與消費中有巨大的縫隙與不了解。
因此我們從小農成為農村社會企業,
希望以推廣、倡議、教育的行動,將農食之間的故事傳遞出去。

服 務 
+山選物
精選小農生產的多樣性作物與產品,清楚標示是誰生產、哪裡生產、如何生產等資訊,讓商品購買也成為保護物種多樣性的行動方案。
農食行銷
用文字訴說土地的故事,用影像傳遞生產者的生命,以農業、飲食為題,藉由推廣、體驗、分享,建立起生產者與消費者之間的橋樑。
部落發展
以原住民傳統文化、農 業發展為核心,與部落 共同進行專案計畫,透 過資源的串連與整合、 行銷與推廣、活動策 劃、產品開發,提升部 落發展。
農耕輔導
農業耕作與生產為主 軸,透過教育訓練、課 程規劃、實際訪視模 式,以多元化的輔導與 諮詢,協助有意願進入 農產業的職人進行前期 準備。
團 隊 

許全璦/創辦人
壯年返鄉,以守護家鄉為使命,將土地的美好傳遞給更多人。

潘素珍/共同創辦人
壯年返鄉,從護理師到農夫,用雙手延續土地的生命。

許宮璉/執行長
青年返鄉列車上成員,國際慢食組織臺灣聯絡人,以慢食理念在農食之間建立多元的關係網絡。

陳琳/企劃總監
園藝青年,習慣以理性的邏輯洞悉世界,用文字與圖像轉譯農食的點滴